2023-12-11
熟料脫袋栽培:將料拌好,用17厘米×33厘米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裝料,每袋約500克,然后高壓或常壓滅菌。滅菌后接種,置25℃下培養(yǎng),待菌絲滿袋后再延長培養(yǎng)5-6天,使菌絲充分生長,即可栽培。室內(nèi)脫裝栽培。菇房消毒后,先在每層床面上鋪一塊塑料薄膜,然后鋪3厘米厚的腐殖土,拍平后再將脫去塑料袋的菌棒逐個排列在床上,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個,排完菌棒后輕噴水一次即可覆土3-5厘米,表面再蓋2厘米厚的闊葉樹落葉,保持土壤濕潤,空氣濕度85-95%,一般一個多月,氣溫在4.4-16℃就可出子實體。 室外脫袋栽培:室內(nèi)培養(yǎng)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。選擇光照為3陽7陰的林地作畦,畦寬1米,深20-25厘米,長度不限,整好畦后噴或輕澆水一次,用10%石灰水殺滅害蟲和雜菌。脫袋排菌棒方法與室內(nèi)栽培相同,只是底層可不鋪塑料薄膜,但要注意畦內(nèi)溫度變化,防止陽光直射。 室外生料栽培:在室外選擇3陽7陰或半陰半陽、土質(zhì)疏松潮濕、排水良好的地方,挖深20-25厘米的坑,坑底先用水澆濕,將上面任一配方料,按比例稱好,用水拌勻,在底層鋪一層料,壓平后約4-5厘米,每平方米用菌種12×28平方厘米/袋,掰成核桃大小菌塊,均勻撒在料上,然后用薄層細腐殖土覆蓋,在其上鋪第二層料,厚仍為4-5厘米,壓平后再以同法播種。播完后用疏松腐殖土覆蓋、厚度為3-5厘米,再蓋一層闊葉樹葉,以保溫保濕。蓋完后適當灑些水,為防止人或牲畜踐踏及強光直射,在樹葉上搭蓋一些樹枝。
查看詳情2023-12-11
母種制作 應(yīng)用PDA培養(yǎng)基進行培養(yǎng),在25℃下,恒溫培養(yǎng),滿管時間不超過7天。菌絲生長標準為白色粗壯,氣生菌絲繁多,菌絲旺盛。原種、栽培種可用較為常見的棉子殼培養(yǎng)料或谷粒培養(yǎng)料進行培養(yǎng),高壓滅菌3小時左右,常壓滅菌12小時左右,約20天后,菌絲就能生長滿瓶,28天即可滿袋。 栽培季節(jié)選擇 季節(jié)選擇主要是依據(jù)溫度與濕度,通常來說,吉林省金頂側(cè)耳栽培主要在夏季進行,4、5月份制種,6、7月份制袋,8、9月份采收。 配料裝袋及滅菌 金頂側(cè)耳培養(yǎng)原料較多,包括木屑、玉米芯、棉子殼等,現(xiàn)階段較為流行的就是應(yīng)用棉子殼為原料來配置培養(yǎng)基。配方可以分為三種,一是98%棉子殼、1%蔗糖和1%石灰,二是88%棉子殼、10%樹皮和2%石灰,三是50%棉子殼、49%木屑和1%石灰。按上述3種配方中的一種,配置好后加水充分攪拌,水的用量為培養(yǎng)料的1.25或1.30倍,之后進行裝袋,一般情況下使用高密度低壓聚乙烯塑料筒袋,最后進行滅菌操作。 接種 金頂側(cè)耳采用在菌袋兩側(cè)接種的方法,使菌種同培養(yǎng)基充分接觸,保證金頂側(cè)耳菌絲在料面上獲得足夠的生長優(yōu)勢,防止其他外來雜菌影響。一般接種量保證在培養(yǎng)料質(zhì)量的14%左右即可。
查看詳情2023-12-11
擔子果具偏生至側(cè)生柄,通常數(shù)個群生,新鮮時肉質(zhì),無嗅無味,干后碎質(zhì);菌蓋幼時半球形,成熟時圓形至扇形,中部常凹,直徑可達18厘米,中部厚可達30毫米;菌蓋表面新鮮時金黃色,干后變?yōu)闇\黃色,無環(huán)帶,光滑;邊緣銳,干后內(nèi)卷;菌褶表面新鮮時乳白色至淡黃色,干后變?yōu)闇\黃色;菌褶略稀,不等長,通常延生,脆質(zhì);菌肉新鮮時乳白色,無環(huán)帶,干后軟木栓質(zhì),厚可達5毫米;菌柄基部不膨大,常向下略漸細,纖維質(zhì),幼時菌柄乳白色,成熟菌柄上部和中部乳白色,基部乳白色至污白色,柄長可達8厘米,上部直徑可達15毫米。
查看詳情2021-11-12
說到提高免疫力,不得不提每年冬季我都會備上一些羊肚菌來煲湯,廣東女人都是煲湯小能手,除了本地應(yīng)季的瓜果蔬菜牛羊肉以外,也會結(jié)合許多外地食材搭配成家常湯。而羊肚菌就是我很喜歡的一種菌類。
查看詳情
手機掃一掃